新高考“3+1+2”模式要点分析!各选科组合优劣势及专业覆盖率解读
长按图片右侧【二维码】快速添加小亚老师
回复关键字【年级】快速进入家长交流群
————————————————————————————————————
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制度。最新一批提出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八个省(区),明确自2022年全面启动,2025年整体实施。即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启动,自2025年起,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后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新高考模式打破了从前界限清晰的文理分科模式,给高考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由于组合方式过于多样化,也更考量着许多考生家庭对于科目组合的选择,如果没有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组合模式,不仅可能影响到报考的成绩,甚至还可能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在选科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成绩优势,还要考虑科目的难度和关联性,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到这样的组合方式下,可以去选什么样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问题。
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解读新高考政策、12种选科组合的优劣势、各组合可报哪些专业及科学选科的策略,希望能为莘莘学子答疑解惑,清晰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选科组合,做好升学规划!
PART 1
新高考政策概览
01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 选择性考试成绩是高校录取参加统一高考考生的重要依据,计入高校招生录取考生总成绩。
02 考生怎么考试?“3+1+2”模式
自2025年起,高考由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含1门首选科目和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不分文理科。
03 考生如何选科?12种选科组合
理论上有多种选科组合供考生选择。科学合理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主要是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
同一院校同一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
04 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
考生根据自己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填报相应的专业组志愿,专业组内可能是一个专业,也可能是多个专业,考生按专业组投档后,符合条件的,可在该专业组内进行专业调剂。
05 高校怎么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招生院校依据考生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含1门首选科目成绩和2门再选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
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
PART 2
新高考选科组合解析
单科特性解读
选考科目与学科本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下面大致列举各学科学习难度及选科情况,供考生做选科参考。
物理
物理学科相对来说难度较高,知识之间联系紧密,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涉及的场景与实际生活比较贴近,对现在和将来的理科学习都很重要。
生物
生物的整体难度在数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学习,性价比较高。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以及信息的提取能力。就近几年来说,我国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学科社会价值越来越高,未来前景很好,也是理科能力较弱的考生首要考虑的科目。
化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政治学科记忆内容多且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也正因为这样,它每年试题变化大,所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会有差距,而且考试内容教材上有可能没有,所以得高分不容易,而且关键是没有把握,浮动可能会较大。导致选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政治是大学考研必修科目,如果高中未选考,造成长时间的知识断档,对今后的考研之路是有一定影响的。
12种选科组合分析
首选科目为物理的6个组合特点
物理组特点
01
物理+化学+生物
优势
1.专业选择面广。
2.学科之间关联紧密。
3.记忆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较多。
劣势
1.学习起来难度大。
2.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适合的考生类型
专业覆盖情况
02
物理+化学+政治
优势
选择了物理和化学,就不用担心专业选择了,因为几乎所有的理工科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必选物理和化学或者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选一,而文史类专业多数都不限制选科。当然,选择这个组合,报文史类的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所有专业都是可以选择的。
2.赋分更有优势。
选择政治的学生,成绩较一般的占多数,如果在政治学科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很容易赋分更高。
3.考研和考公务员的需要。
大学政治是必修的公共课,而且在考研和考公务员时,政治都是必考科目,高中政治学好了,对以后肯定有帮助。另外,结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中的选科要求,未来报考军事院校、公安、司法警官类院校,政治可能会成为必选科目。
劣势
一方面是“物理+化学”组合的高难度,加之政治科目中大量的“背诵+理解+拓展应用”的知识点,使这个组合难度飙升。
政治学科因为涉及大量时政内容,所学的可能和要考的内容就会有差距,而教材上又可能没有,所以得高分不容易,关键是没有把握,浮动可能会较大。
组合中的三门学科各有侧重:物理需要空间想象、逻辑推理与实验能力;化学需要的是分析推理及实验的能力,但由于知识体系的因素,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记忆、思辨与评判能力。这样学科关联度不大,学习时很难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如果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少,学校就会不开设这个组合,或者实行走班,比如物化地和物化政的学生在一个班,然后上地理课时,选择政治的去上政治课,这样的走班模式,多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冲击。
适合的考生类型
1.理科优势较大,且有较强的自信心的考生;
2.具备文理科的素养,综合素质较为均衡的考生;
3.政治科目突出,文理科思维可以自由切换的考生;
4.对未来步入大学有着明确的目标,有考研打算,或者有意向将来从事公务员这类职业的考生。
专业覆盖情况
03
物理+化学+地理
优势
1.专业覆盖率高。
2.学科关联度高。
3.得高分概率高。
4.学习有一定调剂性,不至于太枯燥。
劣势
1.难度大。
2.竞争压力大。
3.目标专业选择可能受限。
适合的考生类型
1.逻辑思维严谨,善于总结思考;
2.偏爱动手实验,且理科优势明显;
3.记忆力尚可,不排斥背诵;
4.喜欢研究开发性工作,生涯规划偏向于科研技术型;
5.一般目标基于“985”“211”高层次院校,成绩次顶尖的考生群体。
专业覆盖情况
04
物理+生物+政治
优势
1.组合难易结合,有利于减轻考生学习负担。
2.生物学科难度相对较弱。
3.学科实用性强。
劣势
1.学习存在一定难度。
2.部分专业选择受限。
适合的考生类型
1.偏向理科思维,逻辑思维较强;
2.目标理工院校,擅长物理,但成绩中等;
3.有一定的理解记忆能力,擅长背诵并且有较好的文科思维;
4.希望考公务员或老师,或者计划未来继续考研深造。
专业覆盖情况
专业覆盖率在52%左右。
05
物理+生物+地理
优势
1.利于学习时间分配。
2.学科组合延续性好。
劣势
物生地组合需要考生理科思维较好,逻辑思维强,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
要求化学的化学、化工、制药类专业及部分高校医学专业和要求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不能报考。
从目前选科数据来看,生物、地理选科人数较多,成绩居于中等的考生赋分不占优势。
适合的考生类型
1.理科思维较好,逻辑思维强的考生;
2.有往医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
3.化学单科成绩不占优势或对化学不感兴趣的考生;
4.目标理工类专业,综合成绩在中上游的考生。
专业覆盖情况
因新选科要求对理工农医四大门类基本限选物理、化学的影响,物生地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不太理想,可选专业为47%左右。
可选专业列举:部分理科类专业,部分医学、生物相关的专业,水利水电、测绘类专业或可选择。
限选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外国语言文学等。
06
物理+政治+地理
优势
组合中既有锻炼逻辑思维的理科,又加入了需要大量记忆和归纳总结的文科,不论将来选择什么专业,在大学学习基本不会出现断层的情况。
无论是未来选择考研,还是找工作,或者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都离不开政治这门学科。所以从长远考虑,高中选择政治对将来的发展非常有利。
从目前数据来看,物政地组合在“3+1+2”和“3+3”选科中都不是热门选择,同组合选择人数少,相应的竞争压力会小一些。
劣势
物理注重逻辑思维和思路分析,政治和地理在学习上需要记忆和理解能力较强,在学习上要求考生兼备文理科思维,并且分析能力和记忆力强。
选考科目组合中没有化学和生物,所以整个医学门类下只能报考中医学类(小概率)以及护理学类。
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选考人数较少,很可能导致某些中学无法排班。
适合的考生类型
1.物理成绩比较好,但化学、生物成绩一般的考生;
2.文科学习相对于理科学习来说有优势,但是往往整体成绩在不温不火的中游水平;
3.三大主科中语文、英语成绩更好,记忆、理解能力突出;
4.学习过程中,文、理科思维切换自如;
5.有考公务员、军校以及考研深造意向。
专业覆盖情况
可选专业覆盖率在49%左右。
首选科目为历史的6个组合特点
历史组特点
①主要以报考偏文专业为主,少量理工科专业可选;
②可报考专业范围相对较窄。报考历史组的同学最好能确定自己以后的专业和职业方向为人文社科类;
③相比物理,历史学习容易一些,是擅长记忆背诵的学生能发挥优势的学科。
选科组合各有利弊,没有“最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佳选择。
07
历史+政治+地理
优势
史政地这个纯文科组合虽然选报理科专业很受限制,但报考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门类下的相关专业基本上不受限制。
如果大学毕业后要考研,政治是一定要考的,并且在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国企等公职类岗位,也会涉及大量文科知识,因此这个组合对文科学习方法以及能力的培养是很有用的。
不同于文理科搭配的组合,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逻辑和计算内容少,都需要大量的记忆以及文科思维,学起来相对轻松,学习过程中也比较好兼顾。
历史、政治、地理3个科目虽然考高分很难,但是政治和地理2个科目排名靠前的学霸在赋分后有机会得到高分或者满分。
劣势
这个“老文综”组合最大的缺点还是总体专业选择最受限,未来可选专业不足50%,尤其是在理工类专业选择上受到很大限制。因为不少高校专业要求是必须要搭一门理科,所以一门理科都不搭的纯文科组合在专业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史地政的学习都需要大量的理解和记忆,尤其是考前会更加凸显这个特点,压力也就更大。并且考试多涉及开放性题目,不容易拿高分。尤其政治还涉及大量时政内容,所以分值浮动可能会比较大。
纯文科组合专业受限严重,但选考人数并不少,甚至超过了很多偏理科组合。大量的学生集中在中等学习水平,卷面分接近,区分度就比较小;不过这个组合的学生在高考高分段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大都是学霸级人才,因此,这个组合的竞争也没有想象中的乐观。
适合的考生类型
1.文科成绩优异或理科成绩很弱,且对大学的专业选择有明确的目标;
2.喜欢历史、关注社会时政,文科思维明显强于理科;
3.在各类国学大赛、作文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
5.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
专业覆盖情况
该组合报考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下的相关专业基本上不受限制。
可选专业列举:
08
历史+政治+化学
优势
1.文科优势较强,学科关联度较高。
2.专业覆盖率高于其他偏文组合。
劣势
毕竟组合整体偏文科,专业覆盖面还是没有物理的可选范围大,不适合工科尖子生,因为只有学了物理才有机会考进工科名校的相应专业学习。
在三个科目兼顾的同时,需要学生在各种思维中灵活切换。
适合的考生类型
1.比较偏好文科,历史、政治成绩在校内较为优秀;
2.对化学有一定喜好,或化学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
3.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
4.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
5.未来报考专业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类;
6.有考研、考公务员目标。
专业覆盖推荐


09
历史+政治+生物
优势
生物学科得分点多,且题目客观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历史、政治强调背诵、做题难的属性,学起来会比较轻松,不会有太大压力。在“3+1+2”中能适配更多考生人群。
政治、历史都属于人文学科,研究的都是社会状态以及规律的发展和演变,在学习上有很高的关联度。而生物研究的地球生物的发展历史和演变,三者在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会很大的关联度。
在“3+1+2”模式中,首选历史科目的组合专业覆盖率低,搭配一个理科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选择范围。
政治是研究生、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考生如果有从事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的计划,选此组合具有一定的优势。
劣势
新高考选科制度下,必然采取走班制教学,该组合选择人数较少,在教育资源不发达地区,可能因为师资不足、走班困难而不开放这个组合。
组合中,生物选考人群较多且得分容易,会出现某一分数段人数集中的可能,赋分风险较大;政治科目典型的选考人群少,且很容易出现学霸、学渣人数集中的情况,那么中等上下边缘考生就比较有风险。
在理科学习的具体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理科能力要求,在三个科目兼顾的同时,需要学生在各种思维中灵活切换。
适合的考生类型
1.比较擅长文科,政治、历史学科成绩优秀;
2.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具有较强文科思维,但是物理不好、连带地理得分困难的考生;
4.成绩中上游,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与文科学霸竞争的考生;
5.希望通过生物扩大专业选择范围,但理科较弱的考生。
专业覆盖推荐


10
历史+地理+化学
优势
1.易得分。
2.学习难度适中。
劣势
在“3+1+2”和“3+3”两种模式中,本组合选考人数占比在4%左右,选择此组合的人数较少,选科模式下必然实行走班教学,学校综合实力不强的话开班可能受到限制。
学习起来难以相互促进,需要在不同领域都有所擅长。
化学、地理两个科目选考人群中高分学霸较多,所以在赋分和志愿填报过程中可能要与理科学霸比拼,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
新高考背景下以赋分之后的成绩计人考生高考成绩,传统文科类学霸必选历史、地理,考生选择史化地组合,在排名上并不占优势。而化学成绩可能也无法和理科类考生相抗衡,如果考生的成绩不是特别突出,选择这一组合化学赋分处于劣势。
适合的考生类型
1.文理科素养兼备,但逻辑思维较强,擅长总结归纳;
2.物理成绩较弱,不想与理科学霸拼杀,不排斥甚至爱好历史;
3.有较好的记忆力,能够快速理解背诵;
4.目标重点院校,成绩中等的考生
专业覆盖情况
11
历史+地理+生物
优势
1.学习难度适中。
2.历史和地理学习关联度高。
劣势
1.对部分专业学习可能不利。
2.竞争压力大,高分段优势弱。
3.专业覆盖率偏低。
适合的考生类型
专业推荐
12
历史+化学+生物
优势
该组合更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
化学和生物在理科中的学习难度低于物理,除了要求理科思维,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记忆归纳能力,而历史也是以记忆归纳能力为主,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融会贯通。
组合中没有物理这样难度大、不易拿高分的科目,学习难度会大大降低,这样最后的高考成绩也会比较可观。
组合中没有物理,所以学霸选考的人数并不会很多,相对来说竞争没那么激烈。
劣势
历史的学习和化学、生物完全不同,学习的方式和思维上也有一定的割裂,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思维跳跃,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
这一组合专业选科略显尴尬,理科类专业无法和选考物理的考生抗衡,文科类专业又敌不过选考政治的考生,在专业的选择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适合的考生类型
1.善于总结思考,理解能力强;
2.记忆力良好,反应迅速,能及时调整学习思维;
3.理科优势不明显,物理科目”瘸腿“;
4.喜欢历史,或希望扩大可选择专业范围。
专业推荐
专业覆盖率42%左右。该组合主要在理工科专业上受到很大限制。
PART 3 新高考选科策略
1
赋分最大化原则
2
专业报考的需求
由于选科影响专业填报,所以一定要考虑专业报考需求。专业选不好,会影响未来的大学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未来专业和职业的考虑。
3
个人兴趣
不感兴趣的学科,难以投入精力和时间去钻研。从未来大学专业来说,感兴趣的学科也更容易匹配相应的专业;反之,不感兴趣的学科,即使选了也不利于自己填报专业,反而缩小了专业选择的范围。
—————————————————————————————
如果觉得小亚的整理对你有帮助,动动小手点击“页面右上角分享”,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哦
————————————————————————————————————
声明: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由一点升学进行整合、出于咨询分享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15051555503)删除。
添加小编微信
了解最新资讯
升学咨询
留下你的信息,规划老师一对一指导你!
推荐学校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星湖街校区)
阶段:高中
热度:24188
-
吴县中学(景山校区)
阶段:高中
热度:14984
-
高新区第一中学科技城校区
阶段:高中
热度:1347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学校(唯亭校区)本部
阶段:高中
热度:12884
-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苏茜路校区(本部)
阶段:初中 高中
热度:11304
-
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阶段:高中
热度:11035
-
苏州市吴江区存志嘉德中学
阶段:小学 初中 高中
热度:10816
-
北大新世纪苏州外国语学校
阶段:小学 初中 高中
热度:9905
-
江苏省震泽中学育英学校
阶段:高中
热度:8785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阶段:高中
热度:8693